三国规模最大的战争“淮南三叛”,为何均未成事?
有人若问起三国中规模最大的战争,有人或许会提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或吴蜀灭国战,但事实上,是发生在三国后期的“淮南三叛”。
曹魏政权后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族灭曹爽,全面掌控曹魏政权,导致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王凌(251年)、毌丘俭文钦(255年)和诸葛诞(257年)依次发生叛变,而他们无一例外都被镇压了下去。
三国杀中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的游戏形象
其中,诸葛诞之叛中魏军、淮南军、东吴援军总投入兵力达五十万以上,进行了足足十个月之久,远远超过了后续的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等灭国之战。三叛失败后,支持曹魏皇室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司马氏改朝换代再无阻碍。
淮南三叛为何会失败?三叛为什么又都发生在淮南?
很多人分析淮南三叛都只专注于细节,却漏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淮南是曹魏错役制度唯一一个盲区。而这一点,既解释了所有忠魏势力都选择在淮南叛乱的原因,也包含了他们覆灭的关键。
01
熟悉三国的读者们都知道,曹军在三国中是遭受哗变和背叛是最多的。
想想看,在曹操的残酷剥削下,小兵们吃没吃穿没穿,一不小心违背军纪还会被“棒杀之”。虽然可以在屠城时奸淫掳掠一番,但曹操也没本事带大家天天狂欢。谁会愿意跟他打工呢?
曹操的部下有多想“辞职”呢?根据曹嵩墓的地砖上工匠们留下的闲话,曹操需要用绳子绑着他们才能防止逃跑。
曹嵩墓内景
家夫忘之,今有少西大漯,自知久而勿还。(夫君啊,忘了我吧。我现在身绑绳索,将永久地留在这里,再也回不去了)
儒家人士经常强调君王要减少剥削,其理论基础就是善政吸引民心归属,暴政导致众叛亲离。
此类观点被后世总结为王道论,是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连为“性善”“性恶”吵的不可开交的孟子荀子都在这一类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可见王道论的地位。
《荀子》: 残暴之君,将谁与至?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但曹操后来却成了儒家理论上的bug。他虽然残暴不仁,却在无数次失败后站稳了脚跟,并进一步统一北方。曹操之所以能从哗变小王子变成魏武大帝,都是因为他在试错摸索中发明了错役制度。
所谓错役制度,就是指把兵士派到远离家乡的前线打仗,然后把他的家属编上号,拉到后方屯田服农役或徭役。如果兵士在前线有逃跑或背叛的行为,曹操就会把他家属的脑袋挂在城门口示众。
这虽然会在原有的残酷剥削之上,给群众多加一层离乡离亲的痛苦,但可以让曹魏军民投鼠忌器,无论受到怎样的压迫也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有效降低了哗变几率,大大提高了封建王朝的剥削上限。
《历代兵制·三国》: 魏武制错役之法,分离天下,使人役户各居一方。其离逖转徙之患,又可胜言哉!
《从军行》(曹丕时期的乐府诗):“苦哉边地人,一岁三从军,三子到敦煌,二子诣陇西,五子远斗去,五妇皆怀身。
从史料里,我们还可以看曹操制定错役制的过程。
首先是追悔自己没有及时绑架张绣和宛城士兵的家属,以至于在宛城之战损失颇大(190年代,错役制开始出现)。
宛城之战影视剧照。曹操因贪慕张绣婶娘邹氏美色,为张绣伏击,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均被杀
之后宣布窝藏逃兵的家属与逃兵同罪,令逃兵无处可归(190年代~208年左右)。
最后进一步加重刑罚。即使没有窝藏逃兵,后方的逃兵家属仍然要判死刑(208年左右~217年左右)。
以高柔为宋金案说情为契机,曹操开始把逃亡士兵家属的死刑改为罚做奴隶,而叛乱者家属依旧是死刑,此后再无大改。(217~魏亡)
但高柔传后面还记载了一个传主为冤案平反的事件。据相关记载,只要魏军将士没有及时归队,哪怕是意外死亡,家人也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受到处罚。
如此制度之下,猜猜有多少军属无辜受戮/成奴?
这种制度毫无疑问是苛政的极致,孙权批评曹操“离间骨肉以为酷”说的正是此。
比起政治家,曹操的这种手段更像影视剧里的黑社会。奈何乱世不兴好人,这套苛政偏偏就是能让曹操笑到最后。
顺便一提,曹操这个制度其实并不新鲜。秦朝也有控制家属防止叛变的法度,并间接导致项羽坑杀二十万降卒。考虑到曹操曾经明确学习过“秦人以急农兼天下”的精神,我有理由怀疑他的错役制度也参考过秦朝——只不过使用规模远大于秦朝。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这个政策算是开了四百年的历史倒车,成功推动中国封建历史倒退足足五分之一。战争时代并不浪漫,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来说,是无尽的残酷。
然而魏武大帝的错役制度,却在淮南碰上了钉子。
《三国志·蒋济传》: 太祖问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济对曰:“是时兵弱贼强,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绍,北拔柳城,南向江、汉,荆州交臂,威震天下,民无他志。然百姓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
太祖不从,而江、淮间十馀万众,皆惊走吴。后济使诣邺,太祖迎见大笑曰:“本但欲使避贼,乃更驱尽之。”拜济丹阳太守。
由于淮南离吴国边境近,加上孙权在淮南附近颇有影响力,不愿接受强制屯田的江淮百姓纷纷逃奔东吴,搞得曹操非常难堪。
公元251年时的寿春
但这些逃跑的百姓到底是害怕什么呢?如果是怕迁民,东吴一样不是他们的故乡。如果是怕受剥削,孙权也是一个不吐骨头的吸血鬼,有学者还认为孙权剥削比曹操更重。
考虑到孙权在之后有批评曹操让人民骨肉分离的言论,百姓们当时逃离曹魏的最大目的应该就是不想被错役。比起乡愁和辛苦,中国人更害怕失去亲人。
面对淮南百姓们大批逃离的状况,曹操具体做了什么后续工作,史书并没有提及。不过袁涣传告诉我们,曹操遇到逃民过多的情况是会认怂妥协的。
《三国志·袁涣传》: 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
所以曹操在淮南一带应该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对不合百姓心意的政策进行调整妥协。他后来调遣素有清名夏侯惇来淮南附近督军,让他用德政感化群众,并称赞他有类似魏绛的和戎之功。
毕竟十万百姓可不是小数目,曹操不敢继续冒险,允许淮南成为错役制度的一个盲区,并尽可能地不惊扰当地百姓。
不过曹操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因为这次完全出于被动的“德政”,淮南百姓竟然会为他的子孙连续讨伐司马家三次。事实上,淮南几乎是全魏国唯一一个试图守护魏王室的京外地区。
03
现在让我们把视角转到250年(一看就是一个高智商年代),来看看淮南三叛的两个主要矛盾。
1. 为什么只有淮南地区可以为曹魏叛乱?
随着司马家族对曹魏中央朝堂的掌控,全国军士的人质家属也转由他们控制——除了蹦蹦跳跳的淮南群众。
因为只有淮南人民的家属没有被曹操的错役暴政所影响,所以只有淮南人民才能做出忠于曹魏的事。这是他们能不断为魏王室起兵的根本原因。
换言之,偌大一个魏国,真正可以维护曹氏人的有且仅有让曹氏暴政没有得逞的淮南军民。是不是很有趣?历史的因果有时就是这样诡异又清晰。
高平陵之变影视剧照
巧的是,司马家族在荆州、西北和东北地区都有很高的威望,偏偏没怎么管过东南地区。这也在客观上形成淮南群众不喜司马氏的局面。
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轰轰烈烈的淮南三叛拉开了帷幕。
2. 淮南叛乱失败为什么会失败?
原因一:叛军没有其他地方军队可以联合
三叛一直都有一个致命问题:你们淮南人的家属是有生命保障的,可其他州郡的军士家属有吗?
淮南叛乱是魏国边地的勤王之军,政治基础非常单薄,需要呼吁其他州郡响应才可以对中央造成威胁。
但其他州郡的军队在魏国的错役管理下,只会选择听从魏国中央的命令,不管那个中央是谁——如果你的老婆孩子在绑匪手里做人质,你会关心那帮绑匪姓曹还是姓司马吗?
所以淮南叛军始终也无法向北推进,只能在原地被动挨打。为了自保,叛乱者们选择和南方东吴政权进行媾和——这种通敌的行为又反过来削弱了勤王的正当性,让其他州郡的领导更有理由不支持他们。
原因二:司马家提前用北方兵员渗透淮南地区
早在王凌叛乱前,司马家就注意到错役制度在淮南糟糕的落实的情况,并开始调来其他地区的军队屯守淮南。
《三国志·邓艾传》: 艾以为:“....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这一招明面上是对付东吴,实际上却有效减少了淮南军队里本土兵力比例。
从后来的结果看,北方士兵的厌战行为使得淮南叛军更加内外交困。即使他们什么都不做,对粮草的无意义消耗也给叛军领导人带来很大的压力。
淮南叛军不仅联系不到外地盟友,渗透进内部的北方士兵还消极作战积极逃跑。在这样内外压倒性不利的局面下,叛乱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2. 淮南三叛的具体分析
1)王凌叛乱
王凌的叛乱很可能只为一己之私。所以他一看见司马懿押着他儿子过来,就直接选择法国军礼。
《三国志·王凌传》: 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先下赦赦凌罪,又将尚书广(王广,王凌之子)东使为书喻凌。大军掩至百尺逼凌,凌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军到丘头,凌面缚水次。
当然,司马懿可不会讲什么道义。王凌父子最后仍然逃不掉夷三族的命运。
2)毌丘俭叛乱
淮南二叛的领导人毌丘俭的家庭全在司马家掌控之下,其局面之险恶比王凌更甚。
但毌丘俭比王凌更忠于魏国,为了曹家,他做好了全家牺牲的觉悟。其子毌丘甸也舍生取义,主动劝说父亲弃家救国。
《三国志·毌丘俭传》:(毌丘)甸字子邦,有名京邑。齐王之废也,甸谓俭曰:“大人居方狱重任,国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俭然之。
可这种义气不过是奴隶主之间的关系罢了,和被他们压迫到极限的魏国军民没有任何关系。连武圣关羽的兵士都在家属被抓时选择投降,何况残暴的魏国呢?
另外,过少且缺乏训练的士兵导致军事容错率极低。在文钦出城作战失败后,毌丘俭连守城的兵力也没有了,只能选择弃城逃跑,最后为人射杀。
3)诸葛诞叛乱
和王凌毌丘俭两次叛乱相比,诸葛诞的叛乱持续时间最久,准备工作最全,所以他的失败与错役制度的关系也更加明显。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错役制就是诸葛诞灭亡的直接原因。
257年,司马家族怀疑诸葛诞在淮南将有异志,要求诸葛诞带领家族回归中央,以安排对他的“错役”。于是诸葛诞仓促起事,带领淮南人民再次叛乱。
但在前两叛之后,司马家进一步增大了对淮南的军事渗透。所以诸葛诞的叛乱规模虽大,受错役制的影响也更深,几乎全程都只能在寿县龟缩。诸葛诞被司马昭的军队团团围住,进退无门。
困守半载后,诸葛诞的粮草开始逐渐不济,他为此发起了一次突围,其失败的结果动摇了军心。于是二叛场景重现,守军中的北方士兵开始不断地向北逃归。
为了节约粮食,文钦要求诸葛诞干脆把城中摸鱼的北方军士全放出去——反正他们迟早都会为了家属而叛逃。
但诸葛诞死活不肯同意——他的数百死士让他对北方士兵的忠诚心存幻想。两人因此发生火并,最终城破人亡。
曹操制定的错役法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司马家粉碎曹魏复辟势力的所有阴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04
讽刺的是,错役制的最大得利者司马家族在曹操时代一直都是反对错役的。
《三国志·司马朗传》曾提到过,司马朗要求各州郡就地统领自己属地的兵士,避免到处迁徙,给百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虽然,这个提议并未得到曹魏中央接纳。
甚至司马懿也表达过和哥哥类似的政治观点。他反对过度控制百姓,认为应该顺其自然,以安民心。
司马家兄弟影视剧照
《晋书·宣帝纪》: 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魏朝欲加隐实。属帝朝于京师,天子访之于帝。帝对曰:“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可见司马家世代的清名并不是招摇撞骗来的,同时作为地方实力家族也更倾向维持本地生机,客观上确实有为百姓着想的为政表现。
另一方面,在淮南叛乱彻底平息后,接棒司马师统治魏国的司马昭开始注重安抚工作。他还有意照顾淮南叛军中吴兵的思亲之心,甚至放任他们回归吴国。
司马昭的这种举措和曹操的路线大相径庭,与文章之前提到的项羽坑杀降卒相比更是高下立见。可以说,他的政策对后来晋朝修正错役制时有一定指导作用。
曹魏灭亡后,晋朝开始徐徐削弱这种邪恶制度,最终在东晋彻底废除了错役制。
《晋书·刘颂传》: 颂在郡,上疏曰:.....昔魏武帝分离天下,使人役居户,各在一方,既事势所须,且意有曲为,权假一时,以赴所务,非正典也......魏氏错役,亦应改旧。此二者各尽其理,然黔首感恩怀德,讴吟乐生必十倍于今也。
《晋书·武帝纪》: (司马炎)告类于上帝曰: “....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
文明的巨轮虽时有反复,可依旧在缓缓前进。
05
最后说一下淮南这个神奇的地方。
不知为何,这里的群众从古代开始就一直有很强的叛逆精神,对强权和压迫容忍程度很低。
不止是曹操,淮南人在抗日战争期间也一度让日本人苦手。在日寇强迫淮南工人下井挖矿时,淮南工人只要一看到监工不在就故意不干活,俗称“磨洋工”。
由于日寇对淮南矿产的需要,在这里派了重兵把守,导致淮南的地下党支部建设较晚,且局限在凤台一带,发挥作用相对一般。淮南工人们几乎只能靠一己之力和日寇对抗。
但他们仍然敢对日本鬼子搞罢工,甚至直接对日本监工下黑手。
《大通万人坑—累累白骨控诉日军暴行》:……然而,即使这样的血腥统治下,矿工们仍然通过各种形式与日军和汉奸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
井晓旭说,一个是磨洋工,消极怠工。第二个方式罢工,40年春天他们对监工和把头不满,就采取了罢工,罢工了三天。第三种方式就是惩治监工和把头。还有一部分比较英勇的100多名矿工冲破了日军的封锁,参加了新四军。
另据一些地方志记载,日本鬼子也曾一度想和曹操一样搞“德治”。他们不仅鼓捣出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还注意到《淮南子》中的黄老思想,在舜耕山建了老子庙(不过是日式风格的,请自行脑补小胡子老子),试图软化淮南人的对日观念。
淮南舜耕山景色
但这种形象工程显然是入不进淮南父老的法眼的——连曹阿瞒都得给实际好处才能收服他们,你们弄这些破烂糊弄谁呢?
面对淮南工人四处逃逸屡禁不止的情况,日本人最后只能采取暴力措施强制管理。他们拉铁丝网,挖万人坑,并修建机枪碉堡监视淮南群众,罪证至今尚存。
只是有一个小小小小的小问题,淮南群众在和平时代的形象是这样的....…
这,当然这是瑕不掩瑜啦(笑)。
其他文章推荐
镇长信箱问答精选
……